今年以来,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货币政策等综合因素影响,小微企业面临用工成本上升、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困难,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,对金融机构而言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也有所加大。广德农商行本着对小微企业的高度负责与深厚感情,坚决做到"不抽贷、不压贷",帮助小微企业渡难关,彰显了农商行是小微企业伙伴银行的本色,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企业界的广泛好评。到7月末,全行小微贷款余额13.2亿元,支持小微企业292户,本年新增40户。在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上,归纳起来,主要体现在“五个字”上:
一、肩负一个“责”字,注重发挥政策导向,健全支持小微企业激励约束机制。
“责”字,就是切实履行社会责任。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微观基础和经济生态底层,为了能切实推动小微贷款业务的发展,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,广德农商行坚持“四单原则”,对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分类管理。同时根据国家产业调控政策,坚持有保有压的原则,对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、节能减排领域技术创新和改造项目,优先给予重点支持,对涉及“两高一剩”的行业贷款坚决退出,将腾出的信贷规模全部投向实体绿色经济,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。
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和贷款责任追究制度上,对小微贷款考核给予适当倾斜,按照权、责、利对等的原则及银监会尽职免责的相关规定的要求,配套、完善了《广德农商行尽职免责管理办法》、《不良贷款容忍度管理办法》,实现了绩效的全流程配置,提高了小微贷款收入计提标准,释放了客户经理信贷营销的激情,既调动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,又保证了小微贷款的质量。
二、紧扣一个“合”字,密切与有关单位的联动,共搭小微企业发展平台。
“合”字,就是部门联动,形成合力。一是加强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合作。积极优选一批信用等级高、资本实力强的专业担保公司,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,积极为小微企业发放担保公司贷款。目前,该行与县内5家担保公司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,截至7月末,担保公司担保贷款达5.2亿元。二是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。积极参与县委、县政府的招商引资计划,响应政府号召,加大对该县“两区两园”落户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,积极参与政府搭台的银企对接,谋求多方共赢。截至今年7月末,该行共支持“两区两园”企业134户,贷款余额10.7亿元,较上年增加1.5亿元,本年累计发放园区贷款8.6亿元。
三、力求一个“新”字,不断丰富产品和服务,满足多样化需求。
“新”字,就是积极创新、解决需求。在金融产品上,扩大易贷卡的推广面、受益面,满足小企业主“随用随贷、随有随还”的信贷特点,大大节约其融资成本。到7月末,易贷卡累计授信2559户,授信总额5.4亿元,贷款余额2亿元。在服务方式上,开辟“绿色通道”,优化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流程,设立“96669贷款直通车”服务热线,实行限时承诺、一站式审批。在担保方式上,从拓展业务品种入手,通过加大产品创新来化解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。在巩固传统的抵质押业务基础上,开展存货抵押、保函、应退税款质押、应收账款质押、在建工程抵押等模式,扩大小微企业的融资途径。
四、突出一个“活”字,不断推进流程优化,提高金融服务效率。
“活”字,就是快捷高效、灵活方便。广德农商行通过开展“金融服务到万家”等活动,全面了解辖内小微企业信息和金融服务需求,按照客户便利、效率快捷和有利内控的要求,优化整合信贷业务流程,不断提高信贷工作效率。探索建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,成立“微贷中心”和“放款中心”,配备专职小微贷款客户经理和贷款审查及放款人员,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
五、做实一个“惠”字,不断完善利率风险定价,真正让利于小微企业。
“惠”字,就是利率优惠,让利于企。近两年来,本着让利企业,与企业共度难关,实现银企携手共成长的发展理念,广德农商行严格贯彻银监会“七不准、四公开”规定,加大不规范经营的整治工作,在重新梳理现行收费项目的同时,秉承“主动让利”的原则,不断完善利率风险定价机制,对不同类型、不同规模、不同行业的企业给予不同的利率定价,尽可能多地让利于企业,减轻企业的负担。据初步测算,今年全年广德农商行为小企业贷款让利总额将达4000万元左右。目前,该行与大型商业银行同质贷款利率水平持平,且对战略性合作企业实行基准利率不上浮,赢得了客户的普遍赞誉。
(李英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