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植竹乡大地 服务广德人民
――广德农村商业银行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纪实
六十年风雨砥砺前行。广德农村商业银行在历经统一法人、置换央行票据、股份制改革、经营战略转型之后,从一家底子薄、基础差、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的农信社,成长为发展迅猛、质量优良、效益良好的现代农商行。从安徽农金的“落后者”,跻身到同业前列。
随着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,广德农商行已向社会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:截止到今年10月末,全行各项存款已达64.03亿元,较年初上升11.4亿元,增幅21.67%,存款份额占全县金融机构的46.4%;各项贷款余额43.68亿元,较年初净增7.4亿元,增幅达20.47%,占全县金融机构的35.6%,存贷规模均居全县金融机构之首。全年贷款累放45亿元,涉农贷款余额41.3亿元,占全部贷款比重的92.3%。小微贷款余额19.4亿元,较年初增加3.4亿元,增幅为21.25%,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。
广德农商行于2013年9月正式挂牌开业,完成华丽转身后的农商行该如何定位,怎么发展?摆在董事长周同军面前的,是一系列沉重的思考。“农商行必须植根于‘三农’建设,这是个承诺,更是一种担当,需要胆识,更需要智慧。”周同军的态度很鲜明。为此,他要求全体干部员工时刻要牢记宗旨,不辱使命,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,把支持地区农业转型升级作为服务‘三农’的突破口,为做大做强“三农”信贷开辟新的蹊径。
破茧蝶变 跨越发展谱新篇
“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,使企业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嬗变,闯出了一条破茧重生的发展之路。”周同军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背后,是广德农商行破茧碟变的跨越之路。
广德农商行前身是创办于1952年的红澄农村信用社,迄今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史,但一直面临着底子薄、基础差、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等发展困境。随着县联社统一法人,省联社成立等一系列重大体制机制的变革,广德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广德区域经济特点和市场状况,调整战略方向,从巩固农村阵地、角力城乡结合部逐步向城市中心突围。网点布局实现广覆盖,市场宽度和经营管理的深度进一步延伸,建立起上承城市、下联乡村的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服务网络。全力拓宽支农领域,做大客户群,做长业务链,努力发展主流市场、主流产业的优质客户,全力助推广德经济发展,实现了企业规模、质量、效益的良性协调发展。现在,展示在大家面前的已是一家优质的、发展迅猛的现代化农商银行。
立足广德 全力扶持小微企业
“没有广德农商行第一笔500万元贷款,森罡公司不可能在2011年建成投产;没有农商行第二笔500万元贷款,森罡公司无法承接宁波腾龙公司、太仓保洁公司等几个大型钢构工程;没有农商行大力支持,就没有森罡钢结构公司今天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。” 森罡钢结构公司负责人黄发根由衷感慨。
此番动人心声背后定有个不寻常的故事。森罡公司2010年落户县经济开发区之初,公司厂区项目分两期进行建设,一期占地65亩,工程总投资为3500万元。进入生产调试阶段后,由于前期土地征用、厂房基建及设备购置投入较大,公司资金不足,生产资金的短缺让公司犯了难。
广德农商行得知此事之后,创新担保方式,推出了在建工程抵押贷款业务,该公司顺利地从该行获得贷款,为企业发展及时注入了强大的资金血液。同年9月,公司顺利完成设备调试投产,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承接了上海华峰公司、宁波腾龙公司、太仓保洁公司和广德荣光公司等多个钢构工程合同。了解到公司流动资金不足后,该行又为企业创新发放了500万元机器设备抵押贷款,帮助企业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前定购了主要生产原材料型钢。在农商行“保姆式”全程服务下,企业目前生产正常,规模也在不断壮大。
俗话说,滴水藏海。该公司只是广德农商行扶持众多中小企业发展的典型事例之一。在广德农商行的鼎力相助下,和威农业、斌强鸭业等一批本土企业成长为享誉在外的名牌企业。
近年来,在小微企业发展遇到瓶颈,因“寒冬”不被众人看好之时,该行却“独具慧眼”,将中小企业视为发展业务的“富矿”,大力支持本地中小企业发展。
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,该行对小微企业贷款产品进行了整合与开发,相继开发了林权抵押贷款、应收账款质押贷款、应退税款质押贷款、保函、银行承兑等产品,较好地满足了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,实现了企业自身发展与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完美结合。截止到10月末,全县有306家小微企业获得广德农商行的信贷支持,贷款余额21亿元。
服务三农 普惠百姓树品牌
生于此,长于此,情系于此。作为“广德人民自己的银行”,广德农商行自始至终坚持以“服务三农、造福民生”为使命,紧紧围绕县委、县政府支农工作部署,在自身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,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,为我县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根据客户需求,广德农商行不断研发丰富支农信贷产品,创新担保机制,开展林权、机器设备、存货等抵质押业务,扩大有效抵质押物范围;全面推行“阳光信贷”,推进支农服务阳光化,按照合规收费、以质定价、公开透明、减费让利的原则,最大限度让利“三农”客户群体;大力推进“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”工程,加快农村电子化银行建设步伐,积极推进POS、金农便民宝等自助机具和离行式自助银行布设力度,按照“金融网点全覆盖”的原则,始终坚守“三农”阵地,全面实现广德县乡镇金融全覆盖;主动对接“三农”民生金融工程,全力做好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、下岗再就业贷款、巾帼创业贷款、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等支农金融服务;加快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,创建“信用村”,评定“信用户”,并给予优惠的信贷政策,同时充分发挥点多面广、贴近农民的优势,大力支持民生金融工作,代理发放广德县新农保业务,获得了良好口碑。
改制后,广德农商行在创新金融服务的同时,优化金融服务环境,提升金融服务质量,打造精品化团队和网点……从外到内塑造了农商行的新形象,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显著提升。近年来,广德农商行先后获评“金融支持地方发展先进单位”、“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”、“全国级送金融知识下乡先进单位”,连续三年获“人民满意单位”、安徽农金系统“经营效益十佳单位”等各类殊荣。多家营业网点荣获“青年文明号”、“巾帼文明岗”等荣誉称号。
“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,更是我们农村金融机构驰骋的舞台。今后,我们将继续立足三农,服务小微,为广德县域经济的整体转型升级起到强有力的持续推动作用”周同军说到。